当前位置: 淮安区人民政府 走进淮安区 名胜古迹
关天培祠
时间:2018-12-21   来源:

20140707213818968.jpg

    关忠节公祠位于淮安城县东街,是为纪念在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关天培将军而建,古朴、肃穆。道光皇帝对关天培“优恤子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忠节,入祀昭宗祠”(位于北京崇文门内,祀将帅之侄),并在虎门建立专祠,“祀关天培暨陈连升父子”(《清史稿》卷372),且“赐葬如礼”(同治《重修山阳县志》)。一八四六年(道光二十六年),忠节公之子遵其祖母吴太夫人遗嘱,在县东街建关忠节公祠。资金来源主要是朝廷所发抚恤金,年俸三十七石半米,一百三十两白银,不足部分是从家庭、亲友和有关部门筹借的。

    由于战火和其它原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公祠只剩一间半东厢房,关天培塑像被移置在东厢房内。建国初期,关天培五世孙关和甫给周恩来同志写了封信,要求妥善保护关天培塑像等有关物件。1953年周恩来同志将此信批转给了中央文化事业管理局,该局于下半年批拨了壹仟叁佰万元(旧人民币)给淮安县文教科。淮安遂于1953年底至1954年初对关天培祠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东厢房拆除,在大殿原址重建了三间大殿,只是规模比原殿小了些。大殿长9.85米,宽5.60米,中间设神台。神台上原有关天培官服坐像亦进行了整修,新建了大门。八十年代初由江苏省文化厅拨款再次对关天培塑像进行了维护,在庭院内栽植松柏花木。大殿西山悬挂关天培官服画像和便服画像两帧。大殿内四周镜框中间用水彩画形式绘制关天培的生平。1997年江苏省文化厅再次拨款维修了关忠节公祠。

    关忠节公祠大门南向,大门对面为照壁,照壁南有一空地,是为祭拜忠节公的官员临时停放轿、马的地方。门厅二面有狮子盘球石笋,门上有狮子头门环。门厅内正中有一木栅栏,两面为患节公的执事牌。祭拜的官民从木栅栏两边进入祠堂。门厅内南檐上方面对大殿并排有三块匾额,中间为“谥忠节”,左首为“敕封振威将军”,右首为道光十九年十月赐号“法福灵阿巴图鲁(系满语,指对英雄的美称)。庭院内西有厢房六间,东有厢房三间,厨房两间,在门厅东侧有一偏门,平时由此出入。祠堂庭院的北边是三间大殿,正中力一高六尺的神台,神台上有金丝楠木制作的碧纱橱。内安放着关天培坐姿宫服塑像,神采奕奕,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两旁是两个侍从塑像,一侍从手持宝剑,一侍从手托兵书。塑像上方梁上有道光二十一年御书匾额一块,上书“为国捐躯”四字。民国时,原国民党江苏省教育厅长周佛海亦制一匾悬于塑像上方二梁上,上书“威震华夷”四字。大殿东西二间分别存放钟、鼓和关天培先人牌位及家谱。大殿面前有青石板平台,是供官员祭拜用的,祭拜的时间与祭孔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