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区人民政府 走进淮安区 名胜古迹
镇淮楼
时间:2018-12-21   来源:

20140707213153825.jpg

       镇淮楼雄踞于淮安市城中心,巍峨高大,古色古香,是淮安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之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镇淮楼本名谯楼,为城门上的瞭望楼。说穿了,它的功能就是一座瞭望台,当初建它的目的就瞭望城内外的情况,随时报警,或指挥打仗,或指挥抢险。

  一般情况下,凡是古老的城池,都会有一座谯楼,在城的中央,在建城的时候同时建造。淮安城也是山阳县城。山阳郡和山阳县建于东晋义熙七年(411),但是,建县和筑城是两码事,山阳是先有城,后有县的。山阳未建县建郡之前近200年,这里已发展成一个大的集镇。这个集镇具有相当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当时许多将领如孔衍、庾希、桓温、刘裕、刘道怜等,都先后在山阳这里驻守过。所以一度成为广陵郡治,后来又为兖州、青州的郡治,并为后来同时在这里正式设立山阳郡、山阳县奠定了基础。这时这个大镇早已有了城池。《南齐书》卷14云:义熙2年(406),诸葛长民为青州刺史,把他的治所迁到山阳。这时山阳与北朝鲜卑接境,诸葛长民上表云:“此蕃十载,衅故相袭,城池崩毁,荒旧散伏,边疆诸戍,不闻鸡犬。且犬羊侵暴,抄掠滋甚。”于是便又回到京口去了。既然尚未建县时已“城池崩毁”,可见筑城时间当然就更早了。根据《舆地纪胜》卷39记载,山阳的城池是晋穆帝永和4年(348),由荀羡(321-358)开始营建的,但无更多的资料佐证。如果此说可靠的话,山阳城历史已有近1700多年了。这城原是当时驻军所筑,用于军事目的,在城中间筑一个瞭望台那是自然的事情。现在镇淮楼位置在城中央,地势原来很高,是筑谯楼最合适的地方,现在的镇淮楼可能就是那时的谯楼。

  后世的谯楼多用于报时,上面设有计时器和大鼓,按时击鼓,表示已到某时正点。大约夜间还要以鼓声的点数表示更数,居民听到鼓响了几声,就知道是几更天了。过去小戏中曾有“听谯楼打罢三更鼓”的唱词。所以老百姓一般都称之为鼓楼,至今人们仍多以鼓楼来称呼镇淮楼。

  但是,官方和地方志中仍以谯楼称之。正德《淮安府志》卷六“规制”云:

  谯楼:一座三间,在仪门(指漕院前门)前四十步。台高二丈五尺,阔五丈,深二丈。

  乾隆《山阳县志》卷四“城池”中也有记载:

  谯楼在城中央漕院署前四十步,台高二丈五尺。上建高楼,原额曰“谯楼”,后改曰“南北枢机”。旧贮铜壶刻漏,更筹十二辰二十四气牌,畀阴阳生居之。今无。

  镇淮楼这个名字是乾隆以后改的。清河王琛先生的《淮阴故实》“鼓楼”条,在转录上引乾隆府志这一记载后云:“按今名鼓楼,嘉庆间督漕铁公保改题‘镇淮楼’,额曰‘声彻云衢’”。铁保是嘉庆四年至七年任漕运总督的,改名的事当在此时。改名出于什么原因,现在尚还说不清楚,通常的说法是镇压淮水,祈免水灾,是否有点望文生义,无法妄测。

  铁保这一改名,引起了一点小麻烦,后来的人们竟将它与淮安历史的另一座镇淮楼混为一谈。

  宋代淮安原来另有一座镇淮楼,那是镇江都统司的酒楼,位置在今淮安八字桥路北西侧。南宋初期镇守楚州(今淮安),多以镇江为后方作依托,守军有时即用镇江都统司番号。八字桥是两座桥的合称,两桥靠得很近,一东西向,在响铺街(今为镇淮楼西路)大街上,跨在南北流向的文渠上,一南北向,在小八字桥街上,跨在东西流向的文渠上,合起来看像一个八字,故名。其中一座称楚州州桥,另一座名宜民桥。后来老百姓则称之为大八字桥、小八字桥,逐渐失其本名。

  万历《淮安府志》卷三,对所谓州桥、八字桥、镇淮楼都有记载:八字桥,“在治西北,南桥乃宋之州桥,北桥曰宜民。”“镇淮楼在旧州桥西路北,宋镇江都统司酒楼。”该志并说路南还有一座和丰楼与之相对,是宋代楚州的酒楼。大约是两个招待所,一个是部队的,一个是地方的。这两座酒楼后来都废掉了。所谓州桥,意即离楚州州署很近,当时州衙就在今天漕运总督部院遗址。宋代楚州置制使姚翀幕客杜耒,由州衙去万柳堂(在万柳池,即今所谓月湖中),途中被杀,事情就发生在八字桥。

  最先把事搞错了的是同治《山阳县志》和光绪《淮安府志》,同治志卷十九“古迹”说:“镇淮楼在漕院署前。旧志云:宋镇江都统司酒楼,今不可考。”后来卢福臻的《咏淮纪略》也跟着误信,并写到他的《咏淮纪略》中去。

  民国初年,续纂《山阳县志》对此作过纠正,该书卷十六“刊误”中说:

  漕署前之楼为谯楼,高二丈五尺,后改署曰“南北枢机”,今曰镇淮楼。若宋之镇淮楼,当在旧州桥西路南(按:万历、乾隆志均作“路北”)。

  尽管有了纠正,但一般的人是不会将两本县志对比起来读的,更没有想到县志也有错误,仍然根据同治志的记载讹传下去。1959年大修镇淮楼,当时淮安县人民政府立了一块碑,上面仍持“宋镇江都统司酒楼”错说,一直到现在还有人,甚至导游,仍认为碑是权威,以讹传讹。现在是恢复镇淮楼本来历史的时候了,应将此碑磨掉重刻,以正视听。

  正德府志说镇淮楼是宋代宝庆二年(1226)建的。我想这是一种误解。可能原先的谯楼时间长了,需要修葺,甚至要彻底拆除重建。在官府前建立谯楼,是中国官衙建设的传统,象征着官府的权力和威严。坏了重修、重建也是正常的事情。我想宝庆二年的“创建”,就属于这种情况。不说修而说建,也可能建成后比原来的规模大,或者是为了夸大修造者的功绩。

  后世镇淮楼不断得到维修。元代至元年间,张士诚部将史文炳占领淮安,即进行修葺。明洪武十九年(1386)破损,永乐十七年(1419),镇守淮安指挥使黄瑄等重修。景泰四年(1453),指挥使丁裕又重修。成化六年(1470)重修过。清道光十八年(1838),漕督周天爵再修,改楼匾南为“彩彻云衢”,北曰“镇淮楼”。光绪七年(1881),知府孙云锦重修。清末设立警察,有警察宿卫其上,作为瞭望之地。民国年间易名“中山楼”,民众教育馆读报室曾设立其上。日本占领淮安,在二楼平台西部接建一抱厦,鬼子北川在上面训练特务,改名新民楼。十年动乱期间改名为“东风楼”,今仍名镇淮楼。

  解放初期,镇淮楼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曾进行大修,后又进行过多次维修。东西两侧砖梯为直角条石阶梯,中有拱形通道,屋脊上塑有两条卧龙,四角飞檐,二楼平台四周建有回廊,20根赭红色柱子,在拱梁石格子的接头处,刻有凤凰、孔雀和麒麟等图案。楼北侧竖有石碑,正面刻“镇淮楼”三字,背面刻镇淮楼的简介。整个镇淮楼占地936平方米, 东西长36米,南北宽26米,总高15.5米(其中楼基高7.6米)。

  镇淮楼南边,文渠由西向东流过,渠上有一座桥,原名谯楼桥,元代改名为三思桥,意为官民人等过此桥时,须三思而行,前边就是官府,不要犯法。此桥名一直沿用至今。

  镇淮楼从南北朝时起,经历晋、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虽经过多次维修,但风格依旧,是研究古代建筑史和淮安地方史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