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区人民政府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1132088201433751XX/2025-00001 发布机构 应急局 发布日期 2024-12-12
文  号 淮安发〔2024〕10号 主  题 应急管理 体  裁
组配分类
组配分类 时效说明
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铸盾”专项行动的通知

各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经济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白马湖农场安监办,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防范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强化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安排,决定从即日起至明年全国两会结束,在全区部署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铸盾”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强化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事故灾害,推动全区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标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针对现阶段安全生产季节性特点,岁末年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旺盛,群众出行出游、消费娱乐等活动增多,年前抢工期、年后复工复产安全风险突出,加之雨雪、冰冻、寒潮、浓雾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各属地、各部门单位要用心用力,深入风险研判,切实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全面细致排查风险隐患,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不放心场所精准发力,努力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未发之时,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二、整治重点内容

1.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针对岁末年初安全风险特点,按照“过筛子一定要细”的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深入细致开展排查整治,结合治本攻坚行动的33项年度重点任务,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要督促企业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开展常态化自查自改。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要通过治本攻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报告平台等开展现场抽查,强化对重大事故隐患的审核把关、挂牌督办、闭环整改。抽调专家、组织力量加强对行业领域内的重点企业指导帮扶,提升排查的专业性。危化品方面,针对季节特点,排查防冻、防凝、防泄漏、防静电、防中毒窒息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检维修、动火等高危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冶金等工贸方面,督促企业采取防冻防火防爆等措施防止管道设备设施受冻损坏。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护,杜绝违章作业、盲目施救。非煤矿山方面,督促岩盐矿企业加强采输卤管道巡查,加强管道防冻措施落实。烟花爆竹方面,严厉打击超标存储违禁产品、无证经营等非法经营行为。严格审批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督促燃放作业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作业方案进行燃放。建筑施工方面,加强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设备安拆等危大工程安全管理,严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渗漏、有限空间中毒等事故。严查工地和集宿区违规使用大功率照明、取暖、电加热器具,乱拉、乱接用电设施,门窗处设置影响逃生的铁栅栏等问题。交通运输方面,加强“两客一危一货”发车前车辆安全例检、驾驶员安全提醒、主防系统运用和“安全码”赋码用码管理。道路交通方面,强化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的交通调度指挥和安全管理。强化学校、体育场馆、景区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消防方面,聚焦大型商业综合体、公共娱乐、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社会面小场所,深入排查整治逃生通道设置不合理、违规占用堵塞以及冬春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隐患,持续推进“拆窗破网”行动,拆除影响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的广告牌、铁栅栏等障碍物。文化旅游方面,加强重大体育、演艺、群众性活动和景区景点安全管理,细化极端天气下A级景区高空设备等禁行禁用措施,落实旅游包车“五不租用”规定。特种设备方面,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强化小型游乐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渔业船舶方面,推进渔业船舶安全设备配备及使用环节风险隐患整治,加强涉渔“三无”船舶非法捕捞执法打击力度,对发现利用渔业船舶非法载客、非法观光、非法从事载货运输等安全违法行为的,及时制止教育并通报有关部门处理。其他行业领域也要举一反三,细化整治内容,落实针对性措施。

2.深化“一件事”全链条安全治理。聚焦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推进燃气、电动自行车等“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燃气方面,加大燃气老旧管道更新改造力度,持续推进“瓶改管”工程,加快治理燃气管网“带病运行”,严防第三方施工破坏。紧盯不合格“灶管阀”动态清零,持续开展餐饮企业、养老院、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检查。严厉打击“黑气”,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电动自行车方面,持续推进充电装置和防火隔离设施建设,年底前按计划完成住宅小区内地下半地下停放充电场所安全改造,对无法通过改造达到安全条件的,要坚决停用,另行选址建设。落实《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强制性标准,加强生产销售质量监督,加快推进以旧换新,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违规停放充电等行为。“厂中厂”方面,聚焦单幢厂房分割、分层、分生产线出租等重点,查处安全风险隐患,打通“生命通道”,加强应急逃生演练,坚决清退金属冶炼、粉尘涉爆等风险较高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承租企业。化工和危化品方面,推进化工园区外企业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安全审计”,滚动推进老旧装置更新,各有关职能部门严密管控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各环节的风险。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方面,加强保温材料生产质量监管,推广使用绿色建材,规范市场销售行为,强化施工图设计审查把关,严格落实保温材料现场检测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动火(电气焊)作业方面,聚焦电气焊特种作业考证、持证、生产作业、设备管理、登记备案等全过程各环节,组织实施全链条治理。加强限额以下“小施工”和电气焊作业管理,严格落实电气焊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市场监管、住建、应急管理等部门要严格开展电气焊作业培训考试和发证工作,实行“逢查必验”制度,对无证上岗行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倒卖电气焊作业操作证等行为,进一步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和初始应急处置能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强化充电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规划建设管控和日常维护管理,提高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基层消防安全方面,推行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安全和消防”,把公共安全隐患排查上报作为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宾馆酒店疏散逃生通道的安全管理,做好住宿人员疏散通道的告知和安全提醒工作。用好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平台,推动行业部门和属地检查巡查、场所自查自改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3.强化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减灾防灾方面,聚焦寒潮、大风大雾、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加强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和提示警示,深入排查整治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旅游景区、渔业船舶、高空构筑物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风险隐患落实管控措施,强化煤电油气水等安全保供。森林防火方面,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打击违规用火专项行动,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严防发生有影响的森林火灾。应急响应方面,密切关注灾情发展态势,推动指挥、力量和装备“三靠前”,落实专业指挥和现场管理刚性要求,科学有序组织救灾救援,指导支持受灾地区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群众救助。

4.强化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元旦、春节等重要时段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健全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和措施,加强前置备勤、救援演练和舆情监测引导,确保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能迅速响应、有效处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时间步骤

此次专项行动自即日起至明年全国两会结束,分为全面自查、现场抽查、督导检查和“回头看”四个阶段。全面自查阶段,从即日起至2024年12月20日,督促各类企业单位和场所按照通知要求,开展一轮全面自查,通过“安全风险网上报告信息平台”等平台核查上报风险隐患。现场抽查阶段,从2024年12月20日起,各属地、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紧盯事故频发多发、风险等级较高、容易漏管失控的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抽查,帮扶企业细致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和企业自查问题整改情况、风险防范落实情况。自查工作、现场抽查贯穿专项行动全过程。督导检查阶段,聚焦本次专项行动工作重点,区级8个安全生产督导组开展专项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专项行动推进落实情况,推动各属地、各部门单位强化隐患整改,对重点难点问题盯住不放、一督到底。“回头看”阶段,在明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后,组织对各属地、各部门单位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回头看”。

四、保障措施

1.严密组织推进。各属地和各部门单位要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百日攻坚“铸盾”专项行动。具体工作举措要明确到科室(单位)、明确到人,确保措施明确、责任到人。

2.严格跟踪问效。各属地、各部门单位要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落实,通过治本攻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报告平台、社会面小场所治理平台,形成风险隐患底数、整改落实责任“两个清单”。对久拖未改的隐患,主动提请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集中挂牌督办,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汇报,推动方案中各项举措逐项落实到位。排查整治过程中,要落实好为基层减负要求,各属地主动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指导检查,用好系统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形成检查合力,防止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重复检查。

3.严格调度通报。区安委办将定期调度各属地各责任部门单位推进情况,每月28号前将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铸盾”专项行动推进落实表报至区安委办邮箱(其中,第22-25条强化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强化应急值班值守,无需报送现场抽查及隐患明细,填报落实情况)。结合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将在安全生产工作简报中不定期通报。联系电话:85198110,邮箱:haqawb@163.com。



附件: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铸盾”专项行动推进落实表


淮安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

淮安市淮安区应急管理局(代章)

2024年12月11日






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铸盾”专项行动推进落实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日期:


序号

类别

措施要求

现场抽查点位

排查隐患明细

责任单位

1

重大

事故

隐患

排查

整治




危化品方面:针对季节特点,排查防冻、防凝、防泄漏、防静电、防中毒窒息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检维修、动火等高危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



区应急局;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2

冶金等工贸方面,督促企业采取防冻防火防爆等措施防止管道设备设施受冻损坏。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护,杜绝违章作业、盲目施救。



区应急局;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3

非煤矿山方面,督促岩盐矿企业加强采输卤管道巡查,加强管道防冻措施落实。



区应急局


4

烟花爆竹方面,严厉打击超标存储违禁产品、无证经营等非法经营行为。严格审批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督促燃放作业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作业方案进行燃放。



区应急局,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5

重大

事故

隐患

排查

整治




建筑施工方面,加强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设备安拆等危大工程安全管理,严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渗漏、有限空间中毒等事故。严查工地和集宿区违规使用大功率照明、取暖、电加热器具,乱拉、乱接用电设施,门窗处设置影响逃生的铁栅栏等问题。



区住建局;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6

交通运输方面,加强“两客一危一货”发车前车辆安全例检、驾驶员安全提醒、主防系统运用和“安全码”赋码用码管理。



区交通局;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7

道路交通方面,强化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的交通调度指挥和安全管理。强化学校、体育场馆、景区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区公安分局牵头,区交通局、区教体局、区文广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8

消防方面,聚焦大型商业综合体、公共娱乐、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社会面小场所,深入排查整治逃生通道设置不合理、违规占用堵塞以及冬春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隐患,持续推进“拆窗破网”行动,拆除影响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的广告牌、铁栅栏等障碍物。



区消防救援大队牵头,区商务局、区文广旅游局、区教体局、区卫健委、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按职分工负责;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9

重大

事故

隐患

排查

整治



文化旅游方面,加强重大体育、演艺、群众性活动和景区景点安全管理,细化极端天气下A级景区高空设备等禁行禁用措施,落实旅游包车“五不租用”规定。



区文广旅游局牵头,区教体局、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0

特种设备方面,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强化小型游乐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小型游乐设施设备安全管理按《关于进一步强化小型游乐设施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苏安办〔2024〕33号)中明确的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1

渔业船舶方面,推进渔业船舶安全设备配备及使用环节风险隐患整治,加强涉渔“三无”船舶非法捕捞执法打击力度,对发现利用渔业船舶非法载客、非法观光、非法从事载货运输等安全违法行为的,及时制止教育并通报有关部门处理。



区农业农村局;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2

深化

一件

事全

链条

安全

治理



燃气方面,加大燃气老旧管道更新改造力度,持续推进“瓶改管”工程,加快治理燃气管网“带病运行”,严防第三方施工破坏。紧盯不合格“灶管阀”动态清零,持续开展餐饮企业、养老院、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检查。严厉打击“黑气”,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区住建局牵头,区商务局、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教体局、区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3

电动自行车方面,持续推进充电装置和防火隔离设施建设,年底前按计划完成住宅小区内地下半地下停放充电场所安全改造,对无法通过改造达到安全条件的,要坚决停用,另行选址建设。落实《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强制性标准,加强生产销售质量监督,加快推进以旧换新,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违规停放充电等行为。



区消防救援大队牵头,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资规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4

“厂中厂”方面,聚焦单幢厂房分割、分层、分生产线出租等重点,查处安全风险隐患,打通“生命通道”,加强应急逃生演练,坚决清退金属冶炼、粉尘涉爆等风险较高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承租企业。



区应急局牵头,区消防救援大队、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资规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5

深化

一件

事全

链条

安全

治理



化工和危化品方面,推进化工园区外企业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安全审计”,滚动推进老旧装置更新,各有关职能部门严密管控危化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各环节的风险。



区应急局牵头,区工信局、区公安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6

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方面,加强保温材料生产质量监管,推广使用绿色建材,规范市场销售行为,强化施工图设计审查把关,严格落实保温材料现场检测要求。



区住建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7

人员密集场所动火(电气焊)作业方面,聚焦电气焊特种作业考证、持证、生产作业、设备管理、登记备案等全过程各环节,组织实施全链条治理。加强限额以下“小施工”和电气焊作业管理,严格落实电气焊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市场监管、住建、应急管理等部门要严格开展电气焊作业培训考试和发证工作,实行“逢查必验”制度,对无证上岗行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倒卖电气焊作业操作证等行为,进一步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和初始应急处置能力。



区应急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8

深化

一件

事全

链条

安全

治理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强化充电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规划建设管控和日常维护管理,提高安全监测预警能力。



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资规分局、区住建局、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19

基层消防安全方面,推行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安全和消防”,把公共安全隐患排查上报作为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20

基层消防安全方面,加强宾馆酒店疏散逃生通道的安全管理,做好住宿人员疏散通道的告知和安全提醒工作。



区消防救援大队牵头,区公安分局、区文广旅游局、区商务局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21

深化

一件

事全

链条

安全

治理

基层消防安全方面,用好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平台,推动行业部门和属地检查巡查、场所自查自改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区安委办、区消委办牵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专项监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22

强化

自然

灾害

防范

应对


减灾防灾方面,聚焦寒潮、大风大雾、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加强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和提示警示,深入排查整治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旅游景区、渔业船舶、高空构筑物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风险隐患落实管控措施,强化煤电油气水等安全保供。

此条无需报送现场抽查及隐患明细,

填报落实情况

区应急局牵头,区交通局、区气象局、区文广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教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供电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23

森林防火方面,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打击违规用火专项行动,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严防发生有影响的森林火灾。

此条无需报送现场抽查及隐患明细,

填报落实情况

区应急局、区资规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24

强化

自然

灾害

防范

应对

应急响应方面,密切关注灾情发展态势,推动指挥、力量和装备“三靠前”,落实专业指挥和现场管理刚性要求,科学有序组织救灾救援,指导支持受灾地区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群众救助。

此条无需报送现场抽查及隐患明细,

填报落实情况

区应急局、区发改委、区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


25

强化

应急

值班

值守

严格执行元旦、春节等重要时段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健全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和措施,加强前置备勤、救援演练和舆情监测引导,确保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能迅速响应、有效处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条无需报送现场抽查及隐患明细,

填报落实情况

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镇街、经济开发区、白马湖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