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区人民政府 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113208820143373334/2023-00038 发布机构 民政局 发布日期 2023-04-04
文  号 主  题 社会救助 体  裁
组配分类
组配分类 时效说明
关于印发淮安区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放三年行动方案(2023— 2025年)的通知

淮民发20239




各镇街道)政法和社会事业局,白马湖农场

  现将《淮安区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淮安市淮安区民政局    淮安市淮安区残疾人联合会


202344



淮安区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

精准化发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近年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统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在我区日益成为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民生保障制度,为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精准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度实施效果。为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民发〔202170号)、《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的意见》(民发〔202279号)和《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残联关于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苏民规〔20224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全残疾人两项补贴管理服务水平,更好保障残疾人权益,现结合我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坚持惠民便民精准管理,进一步健全帮扶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高质量落实。力争通过三年行动,逐步健全完善保障功能有效发挥、运转机制高效顺畅、管理规范精准、服务便民利民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政策制度

1.完善级政策文件。在省级《省政府关于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苏政发〔201615号)和市级《市政府关于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淮政发〔2016156号)修改后立即启动《区政府关于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淮政发〔201721号)的修改工作,重点对“低保家庭外无固定收入的智力、肢体、精神、盲视力重度残疾人”进行进一步明确。级出台《关于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从级层面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政策创制。

2.推动出台实施办法。结合我区实际出台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细化明确补贴对象条件和标准、政策衔接、申办流程、动态管理、“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审核审定权限下放、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等具体内容。2023年底前,出台淮安区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办法。

(二)推进规范管理

3.做好残疾人证发放管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江苏省残疾人残疾类别等级评定工作规程》等文件发放管理残疾人证,在残疾人证到期换发、注销、迁移等管理节点,按规定及时核查残疾人证信息变化情况,并根据核查情况实时更新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信息。残疾人证到期前,残联应当提前6个月提醒残疾人重新换领残疾人证,以免影响申领补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及时换证的,县级残联可会同本级民政部门、财政部门视情况设立一定的过渡期,过渡期内按原标准发放补贴。

4.加强补贴政策宣传。灵活运用电台、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媒介,通过政策告知书、公益宣传片、面对面宣讲、电话、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加强精准宣传,对新领取残疾人证的残疾人,残联通过发放告知书等形式一次性告知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从源头上解决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民政部门运用信息系统主动服务功能,为新办理残疾人证、新纳入低保残疾人及时发送政策提醒信息。2024年,组织开展“助残为民·两补政策我了解”专题宣传活动。

5.规范优化申办程序。进一步梳理规范优化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受理、初审、审核、审定、公示等流程,完善并向社会公开补贴申请须知、制式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图等信息。依托镇(街道)一门受理窗口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全程网办”。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稳妥有序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核审定权限下放镇(街道)工作。

6.完善落实定期复核机制。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定期复核机制,进一步明确定期复核的责任主体、集中复核频次、复核内容和方式等。借鉴“大数据+铁脚板”模式,通过数据比对、入户走访等方式,区民政局、残联会同相关部门,每年对补贴对象开展不少于1次的全员集中复核。充分利用数据比对的方式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管理,及时对存疑数据进行全面核实处理。

7.推动档案规范化管理。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管理制度,制定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档案归档和管理相关要求。加强档案管理力度,落实一人一档,将档案管理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年度绩效评价内容。推进电子档案建设,研究探索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推进无纸化管理。研究出台《残疾人两项补贴档案管理办法》。

(三)加强信息支持

8.打通信息共享通道。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数据与低保、特困供养、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孤儿等相关数据的共享共用。加快打通部门间数据共享通道,推动实现与公安部门的人口户籍信息、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伤保险生活护理信息、与卫健部门的死亡人口信息、与退役军人保障部门的优待抚恤对象信息、与监狱管理部门的被判刑并收监人员信息、与残联的残疾人人口数据信息共享。

9.强化信息系统应用。持续推进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着力打造服务便捷高效、数据充分共享、预警及时准确、监管实时有力的综合服务管理系统,重点推进通过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数据实时共享,实现自动筛查新申请低保、新申请残疾人证等主动服务对象,自动提醒死亡、退出低保、残疾人证信息变化等智能预警功能。

(四)强化人才保障

10.稳定基层队伍。推动镇(街道)明确专人负责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减少基层工作人员频繁调整,保持基层队伍相对稳定。推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逐步解决基层力量薄弱问题。加强与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政策沟通,全面宣讲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推动容错纠错机制全面落实,着力减轻基层工作人员心理压力。

11.加强业务培训。全面建立并落实工作人员年度全员培训机制。切实用好省市组织汇编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制作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操作视频教程。每年组织不少于1次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和信息系统使用培训,强化新进工作人员培训。

(五)强化监督管理

12.建立政策实施情况报告制度。2023开始,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各镇街定期梳理汇总本单位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编制政策实施情况报告,向级部门、本级相关部门、下级部门通报本地区补贴对象基本情况、资金发放情况、补贴标准情况、日常工作开展情况等内容。

13.发挥绩效评价等监督管理机制的作用。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年度绩效评价机制,优化细化评价标准,重视评价结果运用。配合开展巡察、审计和财政监督检查等工作,整改反馈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原因,完善长效机制。

14.持续推动将精准发放率纳入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紧盯省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挥棒,及时将精准发放率纳入区服务高质量发展体系,全面监测高质量发展考核数据,促进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放提档升级。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3月前)。印发《淮安区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组织开展动员部署,全面启动三年行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3年4月—2025年6月)。区相关部门根据方案部署,明确任务分工,深入开展调研,加强政策创制,推进行动开展,定期通报情况。

(三)总结展示阶段(2025年7月—12月)。全面梳理总结行动开展情况,整理汇编一批规范性文件、典型经验案例和政策问答等材料,集中展示行动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