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星在全省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以高度政治自觉纵深推进集中整治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许昆林主持 张义珍刘小涛出席
8月6日,全省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省委书记信长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扎实工作举措纵深推进集中整治,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省长许昆林主持会议。省政协主席张义珍,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出席会议。
信长星与大家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深化整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党的执政根基;持续深化集中整治,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价值追求。去年以来,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我省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严肃查处一批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有力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让群众更加可感可及。
信长星强调,要坚持集中攻坚,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中央及省里明确的专项整治项目,敢于动真碰硬,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整治,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推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坚持有案必查,依规依纪依法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问题、细查滋生腐败的作风问题,持续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强烈信号,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要坚持标本兼治,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通过查处一类案件推动健全一套制度、治理一个领域,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更好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扛好集中整治主体责任,各级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各级纪委监委要加强统筹调度和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排查整治本行业、本系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上下协同、条块结合,共同把这项民心工作抓实抓好抓到位,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交出一份实实在在、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张忠通报全省集中整治工作情况。苏州市、徐州市、南京市高淳区、南通市海门区、省民政厅、省财政厅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有关领导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省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纪委监委各督导组组长,省纪委监委机关各部门和派驻省级机关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设区市、县(市、区)设分会场。
我市设分会场收听收看。就贯彻落实省会议精神,市委书记史志军指出,要保持清醒头脑,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站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政治高度,清醒认识中央的坚定决心和省委的鲜明态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把牢关键点、提升针对性,动真碰硬开展集中整治,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要聚力重点任务,确保成果变化可感可及。打好“总体战”“突击战”“协同战”,持续高质量开展专项整治,深入纠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让群众真切感到腐败有人查、问题有人管、利益有人护,推动整治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要突出标本兼治,促进监督体系提质提效。深化以案促改、实践应用、分类施策,巩固拓展集中整治成果,健全维护群众利益常态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基于淮安实践的监督体系,推动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的有效贯通。要强化组织领导,做到各项工作善作善成。统筹谋划、系统部署、周密实施,严格落实责任、注重减负增效、锤炼能力作风,结合配合省委巡视、开展学习教育推进工作,防止“就整治抓整治、为整治而整治”,不断放大整治整体效果。
省委第十一巡视组组长沈自力,市领导顾坤、赵正兰、李森、吴晓丹、董晟、周青、徐子佳、吴茂春、胡毅、林小明、董国喜、周毅等参加淮安分会场会议。
区领导颜复、吴勇、胡启新、余灏、彭凯、苗大成、毛善德、汪磊、闵敏等在我区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会后,我区立即召开续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就持续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区委书记颜复强调,全区上下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常抓不懈、持续深化整治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颜复要求,要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必须在细微问题整改上狠下功夫,深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确保群众切实感受到新变化和新成效。要坚持去伪存真、精益求精原则,推动问题整改由表及里、深度发力,实现全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要在重点问题交办整改上再落实。要加强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全链条管理。突出抓好工程规范管理、社区与物业关系优化、弱势群体救助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和教辅资料合规使用等重点环节,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到位,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回应群众期待。
要在体制机制上再完善。要健全联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司法、信访、监察等多部门协同作用,拓宽问题发现和群众建议渠道。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及时报告风险隐患,高效推动问题解决。同时,持续强化制度保障,从源头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全面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