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车桥镇党委将党建引领的“红色丝线”编织成覆盖全镇的治理网络,以“绣花功夫”穿针引线,构建起镇区、村居、小区三级联动治理体系,绘就了一幅“民生有温度、治理有精度、发展有厚度”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强镇区:以民生工程夯实发展根基
车桥镇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作为指引,将基础设施升级作为突破口,系统推进镇区功能优化与环境提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水直排、交通拥堵、道路破损等问题,检测修缮和新建雨污管网3.5千米、推进镇区主干道改造工程,完成5条核心道路“白改黑”项目,既提升镇区“整体颜值”,又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同步实施公共服务提质行动,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窗口和“最多跑一次”服务改革,整合行政审批、社会保障、文化服务等多项职能,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在商贸经济发展方面,精心实施馄饨一条街改造工程,通过拆除涧河附近的违建房屋、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等组合措施,既保留老街烟火气息,又激发镇区商贸活力。
优村居:以多元共治激发基层活力
村居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车桥镇创新构建“党组织+代表协商+网格服务”三级治理网络。在村级层面,建立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共商共议制度,围绕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事项开展“板凳会议”,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同步推行“红色网格”管理模式,在33个村居整合建立了120个网格党建工作站,配备专职网格员与党员志愿者,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在此基础上,组建志愿服务队,吸纳退休老干部、能人大户等参与政策宣传和矛盾调解,通过“代表共议、网格共管、志愿共助”的模式,推动村居治理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共治”。
重小区:以精准服务擦亮幸福底色
车桥镇着力构建“1+3+N”小区服务体系,旨在打造1个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党建、物业、文化3大板块,整合N支专业服务团队;创新“凉亭议事会”机制,在三庄村、车南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车桥战役芦家滩阻击战纪念碑等场所设立议事点,由党员牵头组织居民共商小区事务;投资建设口袋公园、文化长廊、健身广场等休闲场所,其中三庄村获评“百优协商议事室”“老年友好型建设单位”,芦家滩阻击战纪念碑成为红色研学教育地标。通过“服务机制优化、专业团队赋能、红色阵地引领”新模式,着力推动小区从“管理单元”转变为“幸福家园”。
党建引领强根基,分层治理绘新景。车桥镇将持续完善“镇区-村居-小区”三级治理体系,以更扎实的举措改善民生,以更开放的姿态凝聚合力,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车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