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区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街镇动态
施河镇:“三小三大”模式赋能乡村文明新实践
时间:2025-05-27   来源:施河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近年来,施河镇以成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试点工作为抓手,从细微处入手,通过开展民生服务、组织志愿活动、联系村企共建等,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不断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小服务”撬动“大民生”。成灌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以“微服务”撬动“大民生”,从细节处彰显“为民服务”理念。春节为90岁以上老人发放200元压岁钱,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个性化分药服务,做到村中吊唁全覆盖(一般农户补助400元、困难户补助500元)。“爱心菜园”搭建志愿帮扶桥梁,确保弱势人群定期获赠新鲜蔬菜;“爱心理发室”每月为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爱心手工坊”免费开放仿真花制作空间,带动农村妇女和老年人在家就业,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像这样这些充满爱心的服务“小”站点,不仅提升了村民幸福感,更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温度与深度。

“小积分”激活“大文明”。“理润民心”“艺彩流光”“乐享悦读”等8支志愿服务队长期活跃在成灌村,他们通过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阅读推广等志愿服务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深深植根于村民心中。为了鼓励更多村民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志愿者参与活动后,登记参与活动的时间,根据活动时长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这些积分会被记录在“文明积分存折”中。志愿者累积到足够的积分后,可以到实践站兑换抵用券,抵用券分值可在社区爱心超市使用,抵用等值人民币。实践站通过用“小积分”兑“现”,激发村民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让文明实践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小融合”孕育“大活力”。在施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仅注重服务形式与内容创新,更强调资源有效融合与共享。成灌村与百斯特生态园毗邻,实践站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携手生态园打造研学旅行路线,将农事体验、传统文化教育、环保理念传播等多元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享受农耕乐趣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此外,实践站与“家乡美直播间”联合,开展“乡风文明”直播活动,“拒绝天价彩礼”“百善孝为先”等短视频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有效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利用直播平台进行农产品推广,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宣传了乡村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乡村发展。施河镇以“小融合”激发“大活力”,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实践,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既接地气又聚民心。

施河镇以“小”破题、以“实”落脚,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又成为凝聚民心的“强磁场”,每一步都彰显了乡村“塑形”与“铸魂”的生动实践,绘就出乡风文明、产业兴旺、和谐共治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