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镇志编纂面临诸多挑战。车桥镇积极求变,借助数字化力量,开启镇志编纂新征程,为记录地方历史文化探索出高效创新的新路径。
数字赋能,广纳资料“百川”。转变镇志资料收集依赖实地走访、纸质征集的传统路径,提高工作效率及覆盖面。依托车桥镇镇志编纂微信群、大车桥公众号搭建数字化资料收集平台,开通线上征集通道,鼓励居民、单位踊跃上传老照片、文献、口述故事等资料。同时,运用Deep seek等最新技术,从地方新闻网、政府公开平台抓取相关信息,极大拓宽资料来源,让散落在各处的历史碎片得以汇聚。数据整合,筑牢编纂“根基”。海量资料需有序整理。车桥镇建立编纂数据库,依据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类别细致录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资料进行深度关联挖掘,如从海量民俗记录里提炼出不同年代节日庆典的演变脉络,为编纂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让镇志内容更丰富详实。协同编辑,加速编纂“进程”。编纂团队运用OA专业文档协作软件,突破地域限制,成员可实时在线编辑、讨论、修改,实现高效协同。OCR文字识别技术快速将纸质资料转化为电子文本,大幅提高录入效率。
全镇33个村居已于去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资料搜集任务,共涉及章节4章,总字数60259字,篇幅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