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流均镇合心村为满足农村留守老人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将闲置校舍改建成居家养老睦邻点,为老年人提供日间定点照料,同步推行“邻里互助”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料,通过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互助服务,积极营造邻里守望、情暖夕阳的浓厚氛围,满足老年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养老需要。
找痛点。通过全过程走访调查、全方位探访摸排、全链条分析研判,合心村掌握辖区内老人养老需求,合理安排养老互助服务。截至2024年10月,全村600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常住老人有528人,有养老需求20户20人,分类统计得出助餐需求20户20人、助医需求7户8人、助浴需求3户3人、助洁需求20户20人,精神慰藉需求2户2人,娱乐需求70户80人;另外调查得知,和常住老人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约30人。
破难题。2024年8月,合心村利用村公共服务设施、闲置用房等资源建设合心村“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睦邻点运营以来,累计提供娱乐活动40场,惠及约800人次、点单式助餐约200人次、理发服务约400人次、健身活动约70人次、提供短暂休息约50人次、洗浴服务约20人次,依托村卫生室为老人提供全天候就诊约800人次、老人健康咨询服务约1000人次。睦邻点由村委会牵头,外聘1名热衷于养老事业且具有一定管理服务水平、掌握相关技能人员,专职参与睦邻点管理,确保各项服务活动安全、有效运转。
增模式。协调上门互助,合心村围绕老人养老需求,及时整合、挖掘身边劳动力资源,组织双方开展养老互助服务业务洽谈、村集体为服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操作工具与生活物资,鼓励双方持久合作、共同营造上门互助良好氛围。目前,已为11位老人落实上门助餐,结对服务费由双方协商确定,通常每位老人子女每月支付500-700元,安排水电气维修服务20人次,助洁服务150人次,每次服务费5-10元。增加服务内容,针对老人提出的实际需求,及时拓展睦邻点空间,新增理发室2间,聘请村里有理发技能的老师傅1人,每月在睦邻点做客3次为老人理发,费用5元/每人每次(收费标准约为集镇理发店的1/3),睦邻点无偿提供场所和水电费。此外,合心村还在睦邻点开设图书室,组织返乡大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助留守儿童辅导课业,既解决返乡大学生假期实践难题,又帮助留守儿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受益儿童 20多人。
强保障。突出党建引领,合心村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村干部、志愿者和“五老服务队”等40余名骨干为主组成互助养老服务队,立足实际开展养老事业,通过实实在在的关爱行动来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营造尊老敬老、服务养老事业、奉献养老事业的良好氛围。强化资金投入,合心村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加大养老事业投入并形成常态机制。今年,合心村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约30万元升级改造居家养老睦邻点。正式运营后,每年平均投入6万元左右,主要用于提供上门服务的物资采购、集中助餐点主食、睦邻点管理员报酬和水电费等开支。注重激励奖励,合心村从值班履职、上门服务对接、老人满意度测评以及睦邻点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管理服务人员进行评估;对提供上门互助服务人员实行实绩奖励制度,将其纳入文明实践志愿者管理,按照服务类别给积分,根据积分数量给奖品,化解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焦虑”。
截至目前,合心村“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共开展微幸福健康义诊5次,定期走访老年人500户,开展微服务便民志愿活动20次,提供免费服务项目5个,开展文艺活动2次。丰富了村民生活,拉近了邻里关系。下一步,合心村将不断强服务促治理,突破短板整合资源,打造更多有暖意,有爱意的“幸福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