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区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街镇动态
淮安区平桥镇:建好人才党支部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时间:2023-12-30   来源:平桥镇

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力保障。今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平桥镇把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从政治引领、招才引智、作用发挥三个方面入手,为本土人才回乡发展创造空间,增添活力,一批本土人才成为平桥乡村振兴的“轻骑兵”,活跃在平桥乡村振兴的各个“主战场”。镇党委为乡土人才编织好“幸福家园”,为乡土人才逐梦未来提供组织保障,人才党支部成为平桥镇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

凝聚组织合力,让堡垒“强”起来。年初,在全镇23个村(居)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建立有影响力的乡贤人才信息库305人。通过坚持“三好一强”标准,采取“两推三议”的方式,将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领办人、规模农业经营户、乡土人才、有一定特殊技能人员等17名人才党员纳入支部重点管理。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规范支部活动,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暖新行动”主题党日等活动,正确解读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将新的政治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邀请淮阴工学院商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所长王晴博士到镇授课,推动基层青年人才拓宽思路视野、提升能力素质,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组建提质活动,促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强化党组织对乡村振兴人才的政治吸纳,将“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带富能力强”的人才优先培养为入党考察对象,今年以来,该党支部积极吸纳2名优秀乡土人才为入党积极分子。

广泛招才引智,让队伍“壮”起来。平桥镇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抓住中秋国庆“双节”流动党员大量返乡契机,牵头组织开展“叙桑梓思乡情·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介绍家乡发展变化、营商环境和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出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回村任职,争当农村发展的“领头羊”。流动党员和乡贤人才畅所欲言,活动共征集对家乡发展方面意见建议20余条,为乡贤办暖心事58件。为激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热情,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今年8月,平桥镇人才党支部牵头联合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平桥镇振兴发展促进会举办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座谈会,共有21名大学生报名参会,会上镇组织部门重点介绍市区两级人才政策和目前就业岗位,与会大学生积极发言,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收集30余条有价值信息。镇人才党支部还积极参与推进村级后备干部力量“育苗工程”,帮助吸收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乡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4名进入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帮助20名大学生考取村干部任职资格证书。

立足乡村振兴,让群众“富”起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平桥镇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密切联系23个村(居)书记和乡贤能人招引项目,积极为发展项目提供人才、技术、资金支持。在开展千亩稻虾轮作、千亩芡实种植的基础上,人才党支部主动对接乡贤能人王如金,帮助沈庄村开展“特色草莓种植项目”,当年可为村集体增收 16万元;人才党支部通过与淮阴师范学院王新风教授联系,帮助陆桥村开展“稻菇养殖项目”,能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人才党支部通过与乡贤王治国联系,在孟集村开展“白玉蜗牛”试点养殖项目,养殖成功预计每亩土地可产生1.5万元收益。在人才党支部的推动下,李前村与周边村居合并成立党建联盟,扩大产量,并成功完成“李前味稻”绿色大米品牌商标注册,在原有销售渠道基础上,今年又签约了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食堂,市场占有额越来越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人才支部建设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夯实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平桥镇‘一河两港三线四基地’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人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人才力量。”平桥镇党委书记张康表示。(陈洋洋、秦小婷、韩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