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微风阵阵。车桥镇近3万亩芡实喜获丰收,田间地头,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伴着满田碧绿,为秋日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今年预计我们的芡实产值可达2.1亿元。”车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叶说。时下,该镇3万亩芡实迎来丰收季,当地农户趁着天气晴好正加紧采摘。
近年来,我区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规模化种植,其中,素有“水中人参”美誉的芡实,作为药食兼用的绿色保健食品,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大产业,2022年仅车桥镇的芡实产值就已达1.6亿元。
万亩芡实成为车桥镇增收产业,芡实采摘也给农民带来劳务收入。“我每天务工收入300元,一季可以采摘60个工时,每年可以获得18000元收入,真的很满足。”农民贺金梅开心地说。
白色如莲,形似珍珠,闻一闻清香扑鼻,嚼一嚼口舌生津。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陈殿平介绍,由于芡实有药用和食用功能,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今年,每千克芡实米售价可以达到160元,每亩收入是种植水稻的3-4倍。
政府搭台,能人唱戏。2020年,车桥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发展芡实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2021年全镇芡实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为降低种植风险,该镇党委政府于2021年成立芡实协会,由区“新农菁英”、创兴德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担任会长,将300多家芡实种植户组合起来,并实施“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使全镇芡实种植向着种、收、运、加工、冷藏、销售一条龙的新型综合性产业发展。
车桥镇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省、市农业产业专项富民资金建设了容量为810立方米的冷库,2800平方米的厂房和车间等设施,延伸芡实产业链。为不断提高芡实附加值,该镇利用芡实协会“土专家”和高等院校的“洋专家”联手推广新品种。其中,车桥镇“淮香农牌——鸡头米”获选江苏省十个网络畅销产品品牌、“淮味千年”区域公用品牌拳头产品。
“今后将与高等院校和农科院所继续开展深度合作,不断延伸芡实产业链,让芡实酒、芡实羹、芡实饮料、芡实糕、芡实休闲食品尽快走向市场,进一步扩大车桥芡实知名度,让车桥芡实品牌越来越响亮,市场越来越广阔。”车桥镇党委书记许云波表示。(通讯员 刘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