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区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街镇动态
流均镇:小站点释放大能量
时间:2023-08-25   来源:流均镇

文化大舞台上轮番上演的精彩节目、文明实践所里助老助残活动正在开展……在流均镇,越来越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群众的生活。近年来,流均镇通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让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小种子”根植于这片水乡福地,焕发大生机。

整合各类资源,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这里是淮宝支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不到一年的时间,有58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流均镇合心村文明实践点里,志愿者正为参观的群众讲解新四军淮宝支队的英雄事迹,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图片背后都有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是今年该镇新挂牌的文明实践点,主要开展红色故事教育活动,7月中旬开放以来已经接待市内外游客15批次。

今年来,该镇按照“1中心+18站+N点”的三级文明实践矩阵再延伸的工作思路,通过充分整合各行各业的资源,发挥各级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向红色阵地、公共文化设施、卫生服务单位、民营企业等拓展,全力打造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核心阵地。截至8月底,全镇新命名新时代文明实践点5个,囊括红色文化、卫生服务、惠企活动等多个方面,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路径再延长,服务群众的半径继续扩大。

开发奇思妙想,小思考引发大共鸣

8月2日晚,“我为群众办实事”淮剧演出走进流均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现场群众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村民们纷纷表示,纳凉的同时还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真好。同样开启乡村夜生活的还有永兴村文明实践站、渔业村文明实践站等18个文明实践站。入夏以来,为了让大家的夏夜生活有声有色,该镇全面开启“文明实践夜生活”主题活动,用文化演出、露天观影等方式与广大群众一起“清凉”一“夏”。

除了力推“夜生活”主题实践活动,各文明实践站还通过电话、微信以及站里的点单簿等平台进行诉求式“点单”,通过吸纳群众意见,思考文明实践活动新亮点,真正实现了实践活动与群众的“口味”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全镇开展各类点单活动150次,进一步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注特殊群体,小活动展示大关爱

在流均镇中心村,残疾人莫义军正在村里的残疾人之家做着手工。因为身体三级残,不能出去打工,低保是他唯一的收入。“以前,我没条件,只能窝在家里,无所事事,现在有了残疾人之家,到这里做做手工,跟其他残疾的朋友聊聊天,做做游戏,很开心。不仅有收入,还能打发时间,村里残疾人之家真的很不错。”莫义军开心的说到。

为了让残障人士感受到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温暖,该镇依托文明实践站,开展残疾人帮扶活动。以站内的残疾人之家为阵地,为18-60周岁的身体残疾人提供以日间照料和辅助性就业为重点的服务。像莫义军这样的残疾低保户每月可以在残疾人之家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增加600元左右的收入。此外,实践站每周为残疾人开展一次象棋、麻将、扑克牌、图书阅读等文体活动以及相关康复项目。同时,该镇新建溪南村、中心村、头桥村、严百村、沿荡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爱心驿站5个,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并免费为老人提供午饭和午休场所。(通讯员 陆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