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区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街镇动态
朱桥镇做好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下半篇文章
时间:2023-06-09   来源:朱桥镇

乡村公共空间治理,难在收回、贵在收益。年初以来,朱桥镇围绕“全面清、有序收、高效用”目标,不断在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收回的土地资源上拓展思路、谋篇布局,有效地绘制了乡村振兴的精美画卷。

布局产业项目 让乡村“富”起来

该镇在积极提升排查问题整改率和清理回收利用率的基础上,积极整合集体资源、盘活闲置土地,科学搭建产业发展平台,让乡村振兴插上产业兴旺的翅膀。石塘村村部后方为老村部,长期闲置导致杂草丛生,部分地块长期被侵占种植。该村结合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立即收回、整理、盘活该地9.65亩,积极实施富民强村帮促厂房项目,兴建标准化厂房6100平方米,筑巢引凤招引生物制药项目,年租金50多万元,吸收当地就业40多人,年税收可达100多万元。经过前期的反复清理,该镇收回朱季路水体、道路空间400余亩。此地块开阔平坦、整体连片,经过镇党委与区领导沟通,研究决定兴建“全额上网”模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光伏电站25年总发电量为71375.43万度,每年发电收益可达1110万元,每年直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 让乡村“靓”起来

该镇针对部分村组道路窄、会车难以及沟渠破损、堵塞等问题,充分利用收回土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五里村丁曹组内五斗渠边农路贯穿5个组,但路宽仅2米、成为村民车辆出行的老大难。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引导侵占路坡种植的村民有序出让,随后投入50多万元,在原有路基基础上,向南拓宽2米,经过1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群众翘首以盼的双车道水泥路终于竣工。

朱桥南四支,绵延6000米,河堤长期被村民侵占种植、养殖、殡葬,导致堤岸破损严重、杂草丛生。年初以来,闸南村借空间治理东风,对四支沿线夹堆650亩地块进行清收、整治,铺设护堤蜂窝砖15000平方米,种植护堤树木7000多棵、花草150多亩,有效改善了四支沿线的生态环境。

改善人居环境 让乡村“美”起来

空间治理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原则,以“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彩”为目标,因地制宜在各村居新建、改建体现村域风土、文化、村史特色的“一村一园”,为村民营造了便捷、舒适、优美的公共绿色活动空间,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近日,一座设施齐全、错落有致的乡村游园在盐矿路西侧落地竣工。该小游园面积约1750平方米,景观结构由一轴一环三点一中心构成,步行环道贯穿4个景观节点,环环相扣,步移景新,村民既可以休闲娱乐,又可以观赏景观。这是新华村利用回收堆堤,在一片荒地上利用2个月时间新建的游园。小游园内,已是绿树掩映,青草如茵。每天晚上,村民来此或散步、或聊天、或健身,一派热闹景象。

朱桥镇将以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百日竞赛”活动为牵引,用钉钉子的精神稳步提高问题整治率和土地回收率,以绣花的功夫在提升空间资源利用效益上下功夫,确保村(居)年增收20万元以上,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通讯员 王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