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区人民政府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
区市监局:多措并举筑牢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防线
时间:2025-08-27   来源:区市监局

“农家宴”因流动性强、场所不固定、监管难度大,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淮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各镇街推出系列务实举措,构建全链条安全保障体系,让农家宴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一是强基固本提能力。聚焦农家宴承办者能力提升与规范管理,开展全面摸排,建立“一户一档”健康管理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监管。截至目前,全区394户农家宴承办者已全部完成备案登记,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548名帮办从业人员均按规定每年完成健康体检。累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22场次,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集体聚餐操作规范、风险防控要点为核心内容,覆盖帮办375户、培训729人次,帮办参训率达95.18%,帮办队伍的食品安全意识与规范化操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创新监管亮实招。该局创新推出“农村集体聚餐承办者公示牌”制度,专门为全区394户农家宴帮办者免费制作、发放公示牌,牌面清晰标注承办者信息、健康合格证展示、承办者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及食品安全监督电话四项内容。要求帮办在承办宴席时,将公示牌悬挂于加工现场显著位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既让群众用餐时能直观核查承办者资质,也倒逼承办者规范操作,实现“阳光监管”。

三是精准施策强监管。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合执法检查机制,针对高温高湿、雨季等食材易变质的重点季节,常态化开展农村集体聚餐现场检查,重点核查公示牌悬挂、食材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加工环境卫生等关键环节,确保监管无死角、无盲区。同时,在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聚餐集中的高峰时段,适当加密巡查督查频次,聚焦食材采购渠道、加工制作流程、餐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风险点开展专项排查,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集中聚餐期间食品安全。

四是健全机制固长效。为农家宴承办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重点记录基本身份信息、健康证办理情况、日常巡查情况、群众投诉举报情况、违法行为查处等事项。对存有多次或严重不良行为记录者,列入“黑名单”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地方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促其主动退出服务市场。各镇街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纳入本辖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农村安全防控体系建设,要求聚餐举办者、承办者配合提供菜肴留样、剩余食品及原料等,为食品安全事故溯源排查提供关键支撑,切实筑牢农家宴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