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数据局立足平台服务职能,践行“公正、廉洁、规范、高效”服务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做优交易服务,努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新标杆,稳步推动营商环境向优而行。
以改革提标为切入点,迈出公共资源交易“最先一公里”。一是交易流程“电子化”。依托“苏采云”“淮易通”等线上平台,从项目注册、专家抽取、合同签订以及电子档案归集等交易环节全过程实现电子化,真正做到交易事项“一网通办”,交易信息“一网尽览”。1-8月,共完成“不见面”交易项目100个,交易额10.38亿元,节约资金1.16亿元,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率100%。二是交易见证“数字化”。升级改造开评标区与电子见证室视频监控软、硬件设施,通过建立多维立体监控体系,实现全部音视频信息数字化存储,确保开评标全流程360度无死角实时见证。今年3月,远程评标室成功通过省级远程标准化验收,为“1+N”远程异地评审模式带来新变革。1-8月,共服务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0次,其中建设工程项目8次,政府采购项目2次。三是交易监督“智能化”。率先试点使用“淮上清风 数采云哨”系统,开启“人工+智能”双重审查,确保政府采购实施公平公正。今年以来,双重审查政府采购文件39份,发现并协助采购人修改不合理需求7处。配合监管部门试点“淮上清风 交易云哨”系统,以多部门联动为核心,通过数据共享严厉打击“虚假招标”“串标围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以服务提质为基准点,走好公共资源交易“中间一公里”。一是主动服务用心办。深入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积极拓展服务场景,探索实施科学化流程制度,最大限度实现利企便民,精准送达“惠企政策大礼包”数百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招标采购业务难题,从源头把法规政策宣传到位,让企业、群众直观了解“全程网办”交易流程。二是帮办服务暖心办。坚持靠前服务,对全区重点项目实行专班帮办服务机制。持续在“减周期、降成本、优服务”等方面发力,提前了解并完善项目信息,配齐服务专员,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和“一站式”便捷高效的服务。1-8月,已成功保障40余个重点招标采购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延时服务贴心办。坚持评标不结束,工作“不打烊”,全力保障电子设备、交易系统正常运行,推出“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双休不停办、节假日不打烊”延时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共提供延时服务达138小时,收到各方交易主体感谢信17封、锦旗1面。
以管理提效为落脚点,跑完公共资源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健全考核机制。工作人员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工作质效、作风建设、信息宣传、高质量指标考核、招商引资、向上争取等工作全面纳入积分制考核管理,营造“外部有效率、内部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的流程化、标准化工作环境。二是规范交易行为。从建章立制入手,不断完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将开评标过程中重要的管理规定制作成展板,悬挂于开评标区域醒目位置,通过制度上墙等方式,提高招标代理、评标专家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依法公正评标评审。三是护航阳光交易。针对公共资源交易各环节廉政风险所在,重点梳理公共资源交易受理核验、保证金收退、信息发布、交易见证等各岗位勤廉风险点,共梳理出勤廉风险点34个,并将廉政风险点清单分解到个人,做到职责明晰,责任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