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标江苏省最新案卷评查要求、深入学习省优秀执法案例,8月25日,淮安区应急管理局以“深解新规+细剖案例+严抓细节”为核心,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召开专题业务学习会,旨在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流程、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为应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筑牢质量根基。
扣分要点“全透视”,标准要求“无死角”。此次学习由中队长张华牵头解读,结合近期省级执法培训最新精神,以省厅最新版案卷评查表为“标尺”,两起省级优秀案卷为“范本”,围绕八大新增扣分点逐项拆解分析。在执法着装规范上,紧扣《江苏省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着装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制服款式统一、标识佩戴齐全”的具体要求,靶向规避“制服混搭、标识缺失”等易扣分情形;在询问地点规范化方面,结合典型反面案例强调“非当事人生产经营场所询问,必须在执法机关专用询问室开展”的硬性规定,从源头杜绝因地点不规范导致的案卷失分问题。
证据闭环“严把控”,执法记录“无漏洞”。音像记录完整性与证据采集规范性,是执法全过程记录的核心环节,也是本次学习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张华中队长以省厅优秀案卷中的音像记录为“标杆”,逐帧讲解“现场检查、查封扣押、调查取证”等关键执法环节的音像记录要点,明确“何时录、录什么、怎么录”的操作标准,确保音像资料能完整还原执法全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展示优秀案卷中“2名及以上持有效执法证件人员签字”的规范样本,对比剖析“无执法资格人员代签、签字人数不足”等常见问题的危害,引导执法人员树立“每一份签字都关乎执法效力”的严谨意识,切实筑牢证据闭环防线。
程序合规“全追踪”,对标要求“无偏差”。针对最新案卷评查中新增的“视听资料地点记录、特殊行业勘验、主要负责人考试视频、集体讨论规范”等要求,学习会逐项开展拆解分析与实操指导。例如,在特殊行业勘验环节,以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勘验为重点,明确“必须现场核查存储量+同步制作完整勘验笔录”的操作规范,确保勘验数据真实可追溯;在集体讨论环节,通过发放优秀案卷中的标准记录模板,清晰界定“出席人员必须亲笔全签名、严禁办案人员代签、坚决杜绝以会议纪要替代专门讨论记录”的具体要求,让每一项评查标准都有明确参照、每一个潜在扣分点都有规避依据。
学习过程中,专门设置的交流研讨环节气氛热烈。参会人员结合日常执法中遇到的“音像记录断档”“特殊场所勘验难点” 等实际问题,对照最新评查要求各抒己见;张华中队长则结合自身多年执法经验,对普遍性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对特殊性问题逐一给出解决方案,真正实现 “带着问题学、学完能应用”。执法人员李建感慨道:“这次‘标准解读+案例对照’的双模式学习,尤其是针对特殊行业勘验的专项指导,让我找到了此前工作中的疏漏点,为今后规范办案提供了清晰指引,真是受益匪浅。”
下一步,淮安区应急管理局将以此次专题学习为新起点,对照最新评查标准全面开展查漏补缺,对标省级优秀案例深化经验转化与借鉴,建立“月度集中学、季度交流评”的常态化学习机制,持续推动执法案卷规范化水平与办案质量双提升,为淮安区应急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护航区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贡献应急力量。
(淮安区应急管理局 姚美芹 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