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三到位”推进房屋保险 撑好城乡居民“保护伞”
时间:2025-02-12
来源:应急局
为了充分发挥保险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风险分担作用,切实帮助城乡受灾群众提高抵御灾害能力和灾后重建家园、恢复基本生产生活能力,淮安区应急管理局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为民服务理念,每年向区政府申请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城乡住房保险工作,为广大群众的房屋安全撑起了“保护伞”。
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房屋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指导、督导各镇(街道)开展居民房屋保险投保及理赔工作。为持续做好城乡房屋综合保险工作,每年与保险公司签订《淮安区城乡居民房屋自然灾害保险服务合同》,进一步明确保险对象、保险责任、保险资金来源、保险期限和保险赔付规定等内容,确保工作高质量完成。
形式多样,宣传动员到位。组织各镇(街道)、村、组干部充分利用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房屋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保险责任范围、报险报案的流程、损失认定和赔付标准等内容,确保政策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协作,快速理赔到位。近年来,淮安区先后遭受风雹、洪涝、台风和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灾情发生后,区应急局会同保险公司及时赴受灾镇、村,对受损农房进行查勘,按照理赔标准,做到快速受理、高效赔付,确保农户在受灾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快速的救助。自房屋保险工作启动以来,淮安区政府共投入保费120余万元,理赔1176户,理赔金额31.67万元。
房屋保险不仅是一份经济补偿,更是风险管理的创新手段。下一步,淮安区应急管理局将会同承保公司落实“承保+减损+赋能+理赔”的保险新逻辑,为群众提供风险减量服务,通过规范现场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切实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保障”的全链条安全屏障。
(淮安区应急管理局 咸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