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区应急管理局迎来市执法监督局开展的"伴随式"执法监督检查。这一创新监督模式通过"伴随不替代、指导不越位"的柔性监督方式,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执法规范化水平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能。
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效。本次监督检查中,市执法监督局严格遵循“伴随不干扰、指导不越位”的工作原则,随机参与区应急局当月执法检查计划中的现场执法。监督人员重点聚焦执法人员规范着装、亮证执法、文明用语、执法记录仪规范使用及全过程记录等关键环节,实施"嵌入式"监督指导。在检查现场,执法人员着装规范、证件齐备,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和文明规范的用语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并全程开启执法记录仪,确保执法过程可追溯、可复核。市局监督人员在肯定执法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就执法记录仪拍摄角度优化、影像清晰度提升等细节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执法人员立即落实整改,充分展现了"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工作作风。
深化交流反馈,促进能力提升。监督检查结束后,市、区两级执法人员召开了专题反馈交流会。监督人员通过“点对点”指导方式,与基层执法人员共同探讨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这种“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不仅帮助执法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更搭建了一个经验共享、能力共进的学习平台。参与检查的淮安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表示,通过此次“伴随式”监督,对执法规范化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场执法能力和案件办理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
创新监督模式,开启执法新篇。“伴随式”执法监督是淮安市应急管理系统在提升基层执法效能方面的重要创新举措。该模式通过“现场观察-即时指导-跟踪问效”的闭环工作机制,实现了执法监督由“事后纠错”向“过程管控”的转变,有效促进了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
淮安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监督检查为契机,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程序;三是完善“培训+评查+整改”闭环监督机制。通过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水平,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提供有力保障。
(淮安区应急执法大队 张华,姚美芹)